优健康体检中心:中网会客 CRM
重构团检销售管理体系,审批效率提升 40%
优健康体检中心是华东地区规模领先的专业体检机构,业务始于 2015 年,专注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团检服务及个人高端健康管理方案。截至 2024 年底,集团已在上海、杭州、南京布局 3 家旗舰分院,年服务企事业单位客户超 2000 家,个人体检量突破 15 万人次,独创 “1+X” 团检定制体系,服务覆盖金融、制造、互联网等 12 大行业。
优健康体检中心
优健康体检中心是华东地区规模领先的专业体检机构,业务始于 2015 年,专注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团检服务及个人高端健康管理方案。截至 2024 年底,集团已在上海、杭州、南京布局 3 家旗舰分院,年服务企事业单位客户超 2000 家,个人体检量突破 15 万人次,独创 “1+X” 团检定制体系,服务覆盖金融、制造、互联网等 12 大行业。
2024 年,优健康医疗集团启动 “健康数据驱动” 战略,通过团检业务与企业健康管理服务深度融合,全年营收突破 8 亿元,同比增长 35%,其中团检业务贡献占比达 68%,成为华东地区团检市场增长最快的机构之一。
一、 多系统并行支撑业务,团检管理痛点凸显
谈及优健康的核心业务,优健康体检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张敏介绍,随着团检客户规模从 2019 年的 800 家增长至 2023 年的 2000 家,公司早期搭建的信息化体系逐渐难以适配业务扩张需求。“我们是行业内较早启动数字化的体检机构,2018 年就自研了客户预约系统、团报数据统计系统,后续又上线了 OA 合同审批、财务对账系统,零零整整近 10 个系统,确实支撑了业务从 0 到 1 的突破。”
但随着团检业务复杂度提升,尤其是大型企业 “总部统一采购 + 分支机构属地服务” 的需求增多,现有系统的管理短板逐渐暴露:“2022 年我们发现,虽然年服务客户超 1800 家,但核心客户的流失率却达 12%,同时销售撞单、合同审批周期长等问题,让团队陷入‘忙而低效’的困境。” 张敏坦言,分散的系统架构已成为团检业务增长的瓶颈。
二、 自研系统难破局,为何选择中网会客 CRM?
“我们并非没有数字化基础,但团检业务的特殊性,让自研系统逐渐‘力不从心’。” 张敏从客户管理与销售管理两大维度,剖析了优健康的核心痛点:
客户管理:核心资源失控,撞单纠纷频发
1. 客户分级缺失,高价值客户流失风险高:早期仅按 “年采购额” 简单划分客户,缺乏 “行业属性、员工健康风险、续购意愿” 等多维评估,集团层面无法掌握核心客户画像。“销售离职时,带走的往往是高净值企业客户,2021 年有 3 名销售离职,直接导致 7 家年采购额超 30 万的客户流失,损失超 200 万营收。”
2. 客户归属模糊,跨区域撞单频发:大型企业客户常出现 “总部在上海签约,分支机构在杭州自行采购” 的情况,由于系统未关联企业组织架构,上海销售与杭州销售同时跟进同一集团客户,2022 年因撞单引发的客户投诉达 15 起,影响品牌口碑。
销售管理:流程割裂,数据支撑不足
1. 销售过程无数据闭环,政策执行偏差大:无法实时统计 “团检需求对接 - 方案定制 - 合同谈判 - 服务交付” 各环节进度,每年制定的 “重点行业拓展计划”,因缺乏过程数据追踪,实际达成率仅 60%,比如 2022 年计划拓展 50 家互联网企业,最终仅落地 28 家。
2. 跨系统审批繁琐,存在人为修改风险:合同审批需在 OA 系统提交审批、在自研落单系统录入订单信息,两个系统数据不互通,审核人员需重复核对 “团检套餐内容、折扣比例、服务周期” 等信息,平均审批周期达 7 天;更严重的是,存在销售在落单系统修改折扣、与合同内容不一致的风险,2021 年因此产生 3 起财务对账纠纷。
“对比了 5 家 CRM 厂商后,我们最终选择中网会客,核心是它能解决‘团检业务场景适配’问题。” 张敏强调,中网会客的团检客户分级模型、企业组织架构关联功能、跨系统集成能力,正好匹配优健康的核心需求,“尤其是它的低代码能力,能快速适配我们的定制化流程,不用从零开发。”
三、 中网会客 CRM:带来团检管理效能的颠覆式提升
优健康与中网会客的合作分两期推进,聚焦 “客户资源管控” 与 “销售流程闭环” 两大目标:
• 一期:上线客户管理、销售跟进模块,完成上海、杭州分院试点,2023 年 3 月实现全国 3 家分院全覆盖;
• 二期:上线合同审批、回款管理、开票核销模块,打通与财务系统的数据接口,实现 “销售 - 财务” 全流程一体化。
“上线后,整个团检销售管理流程相当于重构了,效能提升是颠覆性的。” 张敏用三个核心场景,阐述了 CRM 带来的改变:
场景一:核心客户分级管控,流失率下降 60%
通过中网会客搭建 “行业属性 + 采购规模 + 健康风险 + 续购意愿” 四维客户分级模型,将客户划分为 A(战略客户,年采购额 100 万以上)、B(重点客户,50-100 万)、C(潜力客户,10-50 万)、D(基础客户,10 万以下)四类,实施差异化管理:
• A 类客户由总部专属团队服务,每季度提供 1 次企业健康风险报告;
• 销售离职时,系统自动触发客户交接流程,需完成 “客户需求、服务进度、关键联系人” 等 12 项信息录入,经管理层审核后才能归档。
“2023 年核心客户(A+B 类)流失率从 12% 降至 4.8%,相当于挽回近 300 万营收。” 张敏说。
场景二:合同审批周期缩短 40%,风险零发生
中网会客整合了原 OA 与落单系统的功能,实现 “方案定制 - 合同生成 - 审批 - 落单” 全流程一体化:
• 销售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基础套餐与专项筛查项目,系统自动生成标准化合同,避免人工修改;
• 审批流程按 “客户等级” 智能分配节点:A 类客户需总部总经理审批,B 类客户由分院院长审批,C/D 类客户由销售经理审批,平均审批周期从 7 天缩短至 4.2 天;
• 合同与订单数据实时同步,财务对账时直接调取系统数据,2023 年未发生一起因数据不一致导致的对账纠纷。
场景三:应收账款可视化,逾期率下降 55%
针对团检客户 “按季度 / 半年度结算” 的特点,中网会客开发了专属回款管理模块:
• 系统根据合同结算条款,自动生成回款计划,提前 15 天触发销售跟进提醒;
• 逾期 3 天以上的账款,自动推送至销售经理与财务负责人,形成 “销售跟进 - 财务对账 - 客户沟通” 的闭环;
• 2023 年应收账款核销率达 92%,逾期率从 18% 降至 8.1%,销售再也不用 “反复核对回款状态”,人均跟进效率提升 30%。
“现在集团管理层开会,打开中网会客的数据驾驶舱,就能看到各分院的团检客户增长、合同审批进度、回款情况,决策不再靠‘经验’,而是靠‘数据’。” 张敏表示,目前系统已管理 2300 余家企业客户,生成 4500 余笔对账单,成为优健康团检业务的 “核心管理中枢”。
四、 低代码能力加速落地,项目实施 “超预期顺畅”
谈及项目实施过程,张敏对中网会客的低代码能力印象深刻:“我们的团检业务有很多定制化需求,比如‘企业健康风险标签生成’‘专项筛查包推荐’,原本以为需要 3 个月开发,结果中网会客的实施团队通过拖拉拽配置、脚本设置,1 个月就完成了功能上线。”
比如针对互联网企业 “996 员工多、颈椎腰椎问题突出” 的特点,实施团队在系统中配置了 “行业 - 健康风险” 关联规则,当销售选择 “互联网行业” 客户时,系统自动推荐 “颈椎 MRI + 腰椎超声” 专项包,2023 年该专项包销量同比增长
“这是我们集团实施最顺畅的信息化项目,没有之一。” 张敏回忆,一期上线时正值上海疫情,中网会客的实施顾问远程加班配合,每天召开需求沟通会,确保试点分院按时落地;二期推进时,主动提出与财务系统对接的优化方案,避免了数据孤岛。“他们不是‘卖完系统就走’,而是真正帮我们解决问题,这种陪伴式服务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”
五、 客户证言
“中网会客 CRM 对优健康的意义,不仅是一个客户管理工具,更是团检业务增长的‘引擎’。它解决了我们‘客户管不住、流程走不通、数据看不见’的核心痛点,让核心客户流失率下降 60%,合同审批效率提升 40%,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。未来我们计划基于 CRM 的数据,开发‘企业健康管理画像’服务,进一步提升团检客户的终身价值 —— 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中网会客的技术支撑。”
—— 优健康体检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 张敏

财税业务新增长,智算财税如何以CRM实现业务的进一步突围
通过引入中网会客CRM系统,智算财税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全面数字化升级,并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

知盾知识产权律所 —— 中网会客 CRM 驱动侵权维权全流程数字化
通过引入中网会客 CRM 系统,知盾知识产权律所破解了侵权监测滞后、证据存证难、胜诉率低等痛点,侵权识别响应时间从 90 天缩短至 24 小时,证据存证成本降低 70%,专利维权胜诉率从 62% 提升至 91%,成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数字化标杆。

三周落地!中网会客 CRM 为通达干线物流筑起数字化护城河,破解专线内卷
中网会客 CRM 为企业带来了显著提升:移动工单功能支持运输节点实时更新;客户分层管理系统实现服务精准匹配;多网点数据协同打破信息孤岛,让跨省专线运营效率倍增。
